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xqb5.com,北洋权魔段祺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死结

    段祺瑞到底没忘记他宝贝儿子。当着众家人的面喝令很揍儿子的屁股,并约法三章,让家人监督执行,凡知情不报或姑息包庇者,与案犯同罪。

    段的原配夫人吴光瑛,早于18年前病逝,留下一儿一女,女儿嫁给李鸿章的孙子,不幸早丧。儿子宏业从小不争气,老段管教甚严,十几岁了还用鞭子抽,段给儿子在陆军部执法处挂了个提调虚衔,但他三天打渔,五天晒网,很少去上班,整天在烟花柳巷花天酒地。

    段的续弦夫人佩蘅生了四个女儿,大姨太陈氏虽生一儿一女,但均未成年而夭折,二姨太边氏只生一女;三姨太刘氏生有一子,四、五姨太不曾生育。段祺瑞虽妻妾不少,但只有两个儿子,且都不争气。段祺瑞恨铁不成钢,从不娇惯。

    自从段、袁闹僵后,段称病在家不到部办公。一日,袁世凯派梁士恰送来一封亲笔信,信上说:“……本总统为国家爱惜人才,未便听其过劳,致增病势,特著给假两月,并颁人参4两,医药费5千元,以资摄卫……”之后,袁世凯今天送鸡汤,明天送参汤以示关怀,但他知道袁心狠手毒,连为他卖命的赵秉钧都可以毒杀,段当然不在话下。因此,他送来的食品不敢享用,全部悄悄倒掉……段祺瑞鼎盛时,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自从失宠后,立刻变得门可罗雀,车少人稀。人情炎凉像一只晴雨表,能敏感地测出政治气候。

    就在帝制之风甚嚣尘上时,段芝贵来到段公馆。段芝贵与段祺瑞是近族,长段祺瑞一辈,但为巴结段祺瑞,总是恭顺得像三孙子。为巴结袁世凯,不仅认了干爹,还想改姓袁,袁嫌太露骨才没答应。现在他起劲推行帝制,深受袁的宠幸。人们背后谑称他“干殿下”。由于他奴性十足,段祺瑞瞧不起他。

    今天,他一见段祺瑞满脸堆笑,一揖到地说:“芝帅,贵体安好?卑职看你来了!”段祺瑞嘲讽道:“怕是另有原因吧?”段芝贵涎着脸笑道:“嘿嘿,哪里哪里,多日不见怪想你的,随便坐坐。”段祺瑞单刀直入地问:“听说你对推行帝制很卖力气,还写了‘劝进书’”。段芝贵笑道:“嘿嘿,谣言,实乃谣言。”段祺瑞说:“我看不见得吧?”段芝贵终于承认:“唉,可话又说回来了,老头子辛苦一辈子,让他高兴高兴没什么不好。他这么器重你,我看你顺着他算了,总统皇帝一个样,何必太计较?”

    段祺瑞披肝沥胆地说:“浑话!改朝换代是随随便便的事吗?弄不好要翻船的!那么多人舍生忘死打倒帝制,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又走回头路,不伤了国人的心?外国人也不会认同的。弄不好要出现众叛情离,兵连祸接的局面!”段芝贵不以为然地说:“哈哈,没那么严重,只要有你撑腰,我看啥事不会发生。实在不行,你就含蓄点,不要公开反对……”

    段祺瑞坚决地说;“不行!大总统的知遇之恩我终生不忘,我反对帝制,绝不反总统个人,我是为国家社稷着想。只要项城一天不取销帝制,我一天不改变态度!”老段转过脸不再说话。

    袁世凯本来派他做说客的,无奈老段一意孤行,段芝贵只好怏怏告辞。

    当日晚,段祺瑞把徐树铮、曾毓隽召到段公馆议事。他说:“项城帝制自为动作益发明显,我当年曾通电主张共和,而今再拥项城称帝,国人会怎么看我?且恐二十四史中也找不到我这等人物了。所以,我宁死不从,绝不参与帝制活动,只有退出政坛以示抗议!”小徐说:“对,石可破,不可夺其中坚;丹可磨,不可夺其赤。卑职佩服芝帅深明大义,卑职同芝帅同进退,坚决反对帝制!看来,让老头子放弃帝制已不可能,所以,芝帅继续称病为上。”曾毓隽说:“还要注意安全,务要深居简出,严加防范。”段祺瑞自信地说:“不必为我担心,我与项城有袍泽之交,虽看法有矛盾,但感情很深,他不会对我下毒手的。”徐树铮说:“利令而智昏,什么事可能干得出来,还是小心为上啊!”

    段祺瑞瞅瞅窗外,小声说:“蔡锷,汤芗铭出京前曾与我谋面,我们对帝制问题达成共识,他们有望在滇湘做出惊人之举……”曾毓隽说:“太好了!只要有三、五省一发动,老头子就坐不住了。”段祺瑞说:“我跟华甫也互通声息,他也表示誓死抵制。”小徐雀跃道:“有二公携手,前景更加光明了。”段又说:“你们也别闲着,多多联络同道,形成势力,使其望而却步。”

    徐树铮抑郁地说:“恐怕我不久于陆军部了!项城已指使肃政厅,以我浮报军费40万参劾我,我兼任的《平报》主编一职,也已于日前交出,最后只剩正志中学总办一职了……”

    听罢,三人许久沉默无言。半晌,老段才自解自嘲地说:“好啊,无官一身轻嘛,我也该打道回府了。”

    以往,段祺瑞午后下棋,晚上打麻将,每周两次诗会,摇头晃脑吟几句歪诗,博得一片喝彩,以满足他的虚荣心。现在,他终年不变的生活打乱了。除陆军部出资供养的棋手外,其他人大多不敢来,或不能来,这更增加他的孤独和苦闷。白天,他从前院走到后院,从花园走到书房,不住地徘徊,踱步;晚上,早早命人关门闭户,低调生活。由于他恃才傲物,自视清高,没人敢和他说知心话,没人敢接近他。

    这天晚上,他心中郁闷,无所事事,随手拿本棋谱品读。不久,困倦袭来,放下棋谱,吹灭蜡烛合衣而眠。他已很久形单影只不要妻妾陪伴了,生活杂乱无章。

    他稀里糊涂作起梦来,一会儿是鲜血淋淋的人头,一会儿是赵秉钧淌血的伤口,一会儿是鬼怪妖魔的追逐,杀戮,坠落……他吓醒了,出了一声冷汗。他正回味着梦的荒诞,忽听走廊里有轻慢的脚步声。段祺瑞立刻惊觉起来,赶忙从枕下抽出手枪,轻轻推上子弹,滚下床躲在沙发后面。不一会儿,房门轻轻推开,闪进一条黑影,一只手刚刚举起,说时迟,那时快,段祺瑞的枪响了,黑影应声倒地。

    段祺瑞走过去,踢了刺客一脚,断定已经死了,才慢慢收起枪,点上蜡烛。这时,罗凤阁和两名卫士闻声而入,他们仔细一看,一个血淋淋的尸体躺在地上,手里握着一把勃朗宁手枪。段祺瑞明白,这是那位“恩师”不再容他,朝他下毒手了,心里一阵酸楚,眼睛湿润了。大半生为他出生入死,竭尽孤忠,许多急难险重由他化解,由于自己的鼎力相助,把他推上总统宝座,想不到他竟如此绝情……罗凤阁说:“父帅赶紧报警追查吧。”段叹道:“唉,你们知道什么?这种事不宜宣扬,赶忙埋了算了。你们要严守机密,不许张严,以后严加防范是了。”

    抬走尸体后,段祺瑞再难入睡。他铺纸提笔写了一份辞呈,并精心拟就一份“辟谣通电”,阐述袁世凯的“知遇”之恩,以弥合他们的紧张关系……第二天,为安全起见,他偷偷搬到西山“养病”去了。

    袁世凯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加快复辟步伐。他任命王士珍署理陆军总长,解除了徐树铮陆军部次长职务,加强了对段祺瑞的监督,在他驻地四周安排了许多暗探。段实际已被监禁……1915年8月14日,以杨度为首成立筹安会。明锣响鼓地拥戴袁世凯做皇帝,北洋派文武官员纷纷“请愿、”“劝进”,要求实行君主制。到1月1日,袁世凯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次日,在居仁堂匆匆举行登基大典,大封群臣。闻知后,段祺瑞老泪纵横,仰天长叹:“项城作孽呀!”

    虽然新年将届,但段公馆像一座荒凉落漠的古堡,没有说笑,没有欢乐,没有生息。段祺瑞站在二楼书房的窗前,看着恶劣的天气,看着大街上的车水马龙和抱胛缩肩的暗探,心里像坠了铅一样沉重。

    起初,张佩蘅还偶尔去总统府看看于夫人,后来,在电话上说几句体已话,现在,连唯一联系的电话也被掐断了。袁克定当上第二期军官模范团团长,徐树铮,曾毓隽等都避祸他乡。段祺瑞越发感到孤愤,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头发白了许多……他一再想起一次次给袁世凯卖力的独特经历;从呕心沥血写兵书,到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优秀军事人才;从出生入死剿灭景廷宾起义,到两次秋操为他争得荣誉;从他杀机四伏的“回籍养疴”,到他东山再起;从保他登上总统宝座,到为他绞杀国民党“二次革命”……哪一桩哪一件我段祺瑞含糊过?他越想越委屈,窝火,直至潸然泪下……正像段祺瑞预料的那样,自袁世凯称帝后,局势每况愈下,一发而不可收拾。蔡锷首先发难,率护国军打响讨袁第一枪,接着贵州、广西相继宣布独立。在梁启超策动下,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广泛开展讨袁斗争。讨伐帝制的怒潮迅速席卷全国。

    袁世凯调兵遣将,手忙脚乱,仍难控制局面。他本来对外交充满信心,但因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国人的愤怨情绪达到高潮。一贯背信弃义的列强,见袁世凯越发不得人心,转而支持反袁军。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时,一个惊心动魂的消息传到袁世凯耳朵里,冯国璋联络张勋、李纯、靳云鹏,朱瑞几省将军发表联电,倡议撤销帝制。袁世凯慌了神,赶忙找来国务卿徐世昌商议。

    袁沮丧地说:“菊人兄,没想到事情闹到这种地步,你看怎么办哪?”徐世昌问:“这要看大总统有没有决心撤销帝制了?”袁说:“事已至此,难道还有别的方法吗?只要稳住局势,恢复到帝制前的局面,让我怎么做都行。”袁的意思是让他继续做总统。徐世昌说:“如此事情尚有可为,一是赶紧派人稳住冯河间,二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