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xqb5.com,北洋权魔段祺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丁汝昌、张文宣商议,决定连夜召开营职以上军官会议,向军官们据实相告,决定冒险突围,撞沉敌舰,以死相拼,幸存者可去内地再图进取……会上,马格禄首先跳出反对:“不可不可,那会以卵击石,自寻死路。”他的话音刚落,中外叛员一齐响应,给丁汝昌施压。一些兵痞破门而入,枪口、尖刀直抵丁汝昌、张文宣咽喉,要他们的发布投降令。丁汝昌、张文宣处之泰然,神情镇定。丁汝昌以疲惫的口吻说:“请吧,有你们代劳,省得我们自己费事了。”兵痞们的举动被牛昶昞劝止。丁汝昌说:“你们执意投降我无力阻拦,那就把所有舰只、大炮、重武器炸掉,不能留给敌人。”

    牛昶昞说;“不可不可,那会激怒日军徒遭杀戮的。”中外叛员见不能动摇他们的决心,便一哄而散,接洽投降事宜去了。

    丁汝昌锁上房门,摘去顶戴,脱去军服,换上一身母亲做的便装。没有官场的挟制,没有沉重的责任,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一双双阴鸷的眼睛和恶毒的面孔,他觉得一身轻松。他18岁误入仕途,已经40个春秋,天知道是怎么过来的?自从北洋成军,黄海大战,退避威海,天知道他受了多少夹板气?没有自己的意志、思想,像个牵线木偶,还要当替罪羊,遭世人唾骂……他厌恶地挥一挥手,自嘲地一笑,像驱赶一只讨厌的苍蝇,不想用烦恼事破坏了自己的好心情。于是他从容不迫地,不紧不慢地吞下早已备好的超量鸦片……会议无果而终,段祺瑞随众人溜出会场,他没有随牛昶昞去海员俱乐部(虽然牛昶昞和周道洪苦口婆心地劝说他),而是信步回了炮台,那里还有几十名学兵,他不愿跟牛昶昞之流同流合污,不愿意让同学寒心。他虽无刘步蟾的刚烈、丁汝昌的坚定、张文宣的柔韧、鲁牛的忠义,但他朴素的民族意识还是有的。他不愿做有辱祖宗和人格的事。他要把危殆局面和叛降活动告诉学兵,让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他形单影只,徜徉在海岸上,迎着幽暗的夜色,沐浴着柔和的星光。不是战争,不是杀戮,这样的夜晚是何等的美好!他知道这是大嬗变的前夜,大杀戮的孕育,生死存亡安危荣辱的前奏。不是叛员们屡屡向敌人许诺乞降,这一切怕是早已发生了。忽然,他心生一丝恐惧与悲凉……“唉,这是天意,天意呀!”忽然,身后发出一声哀叹。段祺瑞回头一看,一个步履蹒跚的人走过来。段祺瑞拔出手枪喝问:“谁?”那人苍凉而疲惫地回答:“是芝泉老弟吧?是我。”段祺瑞仔细一看,是新任镇远号管带杨用霖。他们经常在一起开会,虽非至交,但很熟悉。

    杨用霖,福建闽县人,参加海军0多年,由于学习刻苦,用心专一,不仅技艺全面,且精通英、日、德语,由炮官、二副、大副步步高升,素以“沉毅忠勇、严明有信”著称,在官兵中颇有威望。在黄海大战中,他与林泰曾配合默契,指挥得当,给敌舰以沉重打击,中外各家称他“文武全才,有亚洲纳尔逊”之雄风。去年11月,镇远巡海归来,因航标灯被风吹移,致使舰底触礁开裂,林泰曾自责失职,忧愤自戕。用霖则组织人力昼夜抢修,终将船底修复。用霖代泰曾为左翼总兵兼镇远号管带。在威海保卫战中,他配合步蟾和陆上官兵,屡屡重创敌人,立下赫赫战功。他性格内向,却颇有心计,给人以沉稳老练的印象……段祺瑞拱手示礼:“啊,杨大人!”杨用霖忧愤地说:“芝泉老弟,完了完了,从光绪五年北洋舰队成军,历时14载,今天毁于一旦,可惜一大批精英,一大批军舰就这样完了!到底谁之罪,谁之罪呀?”他的叩问,他的哀叹,令人锥心泣血,肠断魂销。段祺瑞悲怆地说:“啊,这是一曲千古悲歌。”杨用霖像喝醉酒,喃喃地说:“牛昶昞,周道洪一群败类,外国人投降情有可原,可他们身为炎黄子孙,真乃寡廉鲜耻,刚才他哀求我向士兵劝降,并许以好处。我说滚你妈的蛋吧,老子绝不跟你们同流合污!”

    “段大人,段大人!”一个戈什哈气喘嘘嘘地追上来,“您让我找得好苦。”段祺瑞停住脚问:“什么事?”戈什哈说:“张大人有要事找您。”段祺瑞说:“好,我马上去,你代我去一趟炮台,告诉他们把所有的大炮、辎重全引爆,一枪一弹不要留给敌人,让他们带着武器自谋生路吧。”戈什哈答应着去了。段祺瑞向杨用霖拱手:“杨大人保重,后会有期。”

    杨用霖摇摇晃晃,蹒跚消失在黑暗里。段祺瑞走出二三十米,忽听身后“嘭”的一声枪响,他赶忙跑回来一看,杨用霖已僵卧在血泊里。段祺瑞心情沉重,脱帽致哀……段祺瑞来到张文宣住处,见张文宣目光呆滞,面色憔悴,反剪双手踱来踱去,室内坐着鲁牛。张文宣说:“芝泉老弟你坐。这几年我对你关照不够,向你道歉。你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今后定成大业,不该做无谓牺牲。他们给我在海边藏着一条小船,你跟鲁牛走吧,逃出一个是一个啊。”段祺瑞说:“大人,你的恩德卑职终生难忘,我们保着您一起走吧。”张文宣一挥手说:“不,我是不会走的,也不能走。你们快走吧,天一亮就走不了了。”鲁牛笑道:“俺要走就不回来了,俺还有好些事没干呢……”说着,一把钳住段的胳膊,“走,俺送你!”

    他们刚出门,屋里枪声响了。段祺瑞和鲁牛骤然回返,见张文宣安详地倒在血泊里,二人扑上去号啕大哭。之后扯下被单盖在张总兵身上,双双跪地给心爱的总兵行最后一个大礼。一代精英溘然长逝,年仅44岁……鲁牛手里端着冲锋枪,腰里掖着手枪,拽起段祺瑞,说了声“兄弟快走!”二人风风火火出了总兵衙门。按着张总兵的指点,顺利地找到那只小舟。段祺瑞登上去,鲁牛刚解开缆绳,身后的枪声响了。“有人逃跑,抓活的!”鲁牛把缆绳往船上一抛,说了声:“别管我,你快走!”说时迟,那时快,飞起一脚把小船蹬出几丈远,他反身伏卧在地,照准敌人一阵猛扫。段祺瑞在船上哭喊:“大哥,一起走!”鲁牛死乞白赖地喊:“好兄弟,快—走—!”

    段祺瑞哭着将小船划向彼岸……八投靠袁世凯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全面惨败,割地赔款而告终。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李经方父子,代表清政府在日本春帆楼旅馆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出笼后举国皆惊,惊叹一个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竟败给一个弹丸小国!

    《马关条约》签署7个月后的一天上午,在津南70里的新农镇,亦称小站,一片残墙破壁,荆棘丛生的破房里,新任练兵大臣,新建陆军督练袁世凯,踌躇满志地摇响桌上的手铃。一个小兵应声而入,袁世凯命令把阮文案叫来!

    几分钟后,营务处文案阮忠枢走进来,袁世凯问:“那批武备生到齐没有?”阮忠柜如数家珍地说:“已到的有冯国璋、王士珍、梁华殿、曹锟、段芝贵、陆建章、雷震春等人。大人一再关照的段祺瑞还没到。”袁世凯强调说:“这是一批栋梁之材,要无一例外地网罗在我的门下,尤其那个段祺瑞更不能放过。他是荫昌大人推荐的,曾被李中堂誉为‘可造之才’,在德国留学期间,在甲午战争中都有上乘表现,李中堂曾两次致函嘉奖。所以,我要对他特别关照,他来了我还要亲自迎接。”阮忠枢说:“大人,你这样怂恿他们,不怕把他们宠坏吗?”袁世凯笑道:“哈哈,你多虑了,我驭下法宝是一手拿官和钱,一手拿刀,对听话者给予高官厚禄,对不听话者杀无赦。”

    阮忠枢刚要走,袁世凯又把他叫住:“上报军务处的几份文件发走了吗?”它们是《新建陆军营制》、《新建陆军饷章》、《新建陆军斩律十八条》。阮忠枢说:“还没有,大人。”袁世凯说:“先放一放,我要听听武备生的意见。”阮忠枢说:“是大人。”

    袁世凯字慰亭,号容庵。生于河南项城一官僚地主家庭。伯祖袁申三、叔父袁保庆、父亲袁保中都是显赫一时的人物。袁世凯从小放任不羁,不思学业,两次应试均名落孙山。后投靠庆字营统领吴长庆门下当了帮办。吴长庆曾是袁甲三的部下,又是袁保庆的故交,吴长庆对袁世凯特别关照,袁世凯遂拜吴长庆为义父。4年后,吴长庆驻军朝鲜,因为袁世凯八面玲珑,精明干练,甚得李鸿章赏识。不几年,他把吴长庆一脚踢开,挤占了义父的位子,当了庆字营统领,会办朝鲜通商外交事务,成了权倾一方的大员。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有识之士曾呼吁用西方的坚船利炮武装清军,但并未引起朝廷重视,甚至连后来的太平军起义,也未能让陶醉于天朝圣邦,顽冥不化的权贵们惊醒。然而,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他们才真正动了心。

    于是,朝野上下“整军经武,以救危亡”的呼声大炽。一时间,内外交章争献练兵之策。早在甲午战争尚未结束,参加过黄海大战的汉纳根,建议清政府筹银000万两,以德军建制编练洋枪队10万人。清政府接受了建议,于1894年10月,任命广西按察使胡谲芬为新军督办,在马厂督练新军10个营,计4700人,号称定武军。

    清政府的这一决定,令袁世凯技痒难耐,坐立不安。因为,他对这一职务早已垂涎三尺,他深知若想在军政界站稳脚根,平步青云,必须抓枪杆子,否则很难应付波谲云诡的政治局面。

    袁世凯若心孤诣,使出全身解数,夺取这个位置。

    甲午战争开战后,袁世凯的通商交涉大臣再无“交涉”可办,只剩下浙江温处道一个空头衔。他寓居嵩云草堂无公可办。于是,网罗一群幕僚旧友,文人墨客,从西方报刊,专著中东拼西凑,以他的名义翻译、整理、书写了一些“军事理论”文章,写出一些陆军操典、制度、法令、条例等著述。这些著述一问世,朝野上下引起强烈反响,“人皆诧为未见,目为奇书”,给袁世凯罩上一层“娴熟兵略”的光环。他探知胡谲芬的练兵计划出自其助手王宛生之手,于是,不惜重金收买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