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xqb5.com,聃聃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海声同志要出书,我很欣慰。

    面对那整洁的打字稿,我读着读着,一个虎虎生气的山区少年,踩着那高低不平的卵石小道,向我走来。他时而扛把锄头去挖笋,时而帮着大人去栽树,时而又爬到树上去采橡子,还能用鞋底去对付剌猬般的毛栗

    海声出身于浙西山区,是地道的山里孩子。他呼吸的是天目山区的纯净空气,吃的是地瓜饭地瓜粥。他懂得“野猫杮子”用石灰水泡制和用稻草捂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味道,他寻着了野生的弥猴桃可以滿滿地装了自己一肚子;他还能一口气报上一串串让城里孩子听都没听过的树名和鸟名

    成年以后,海声进城了,住上了漂亮坚固的水泥楼房,再后来他当官了,坐上了又稳又快的轿车。然而,他的根仍然植在山中,他的身上流动着的还是天目山的血。说他“洋装虽然穿在身,心依然是那颗山民的心”比较妥切。所以他能够在城市的喧哗和尘嚣中,保持着清醒和谦和,保留着淳朴和善良。

    人贵在诚,文亦如此。海声的文章,没有装腔作势,没有故弄玄虚,更没有不懂装懂。他娓娓道来,像夏夜的星空下,坐在他老家的竹榻上和你拉家常。他的行文如山溪里的水,明明净净,叮叮咚咚,时不时激起一朵朵洁白的浪花,读来不觉疲倦,又让人倍感亲切。

    故土的一草一木,父老乡亲,是他魂绕梦牵的;盼着天目山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是他孜孜以求的。在他的笔下,几根翠竹,摇曳出的是刻骨铭心的乡思,一掬溪水,能滋润他游子的心田。

    海声的文字,是自然的,也是比较漂亮的,且看他散文家乡的绿:村西的山坡上是清一色的杉木,看样子是人工垦种的,整齐又茂盛,大的有碗口那么粗了,一株株亭亭玉立,直指蔚蓝的天空。东边是杂木林,老枝虬伸,疏影横斜,别有一番景致。经过几场春雨,黛绿的老叶,翠绿的新叶,还有新爆的鹅黄芽叶,深一层,浅一层蔚蓝的天,翠绿的地,真不知是天照绿了地呢,还是地映蓝了天!海声就这样,把一个“绿”字,写出了层次,写出了韵味,写得让人过目不忘。

    再看看他的云雾草缕缕青丝,勾满枝干,有的垂挂下来,有的盘旋上去,有的包围树身,活像军用伪装,给枯树披上了一件绿袄,使它“枝茂叶繁”俨然活树。这篇文章里写的是罕见的天目云雾草,廖廖几笔,把这种奇异的、只有天目山才有的、而且只有在800-1000米的高山上才能生长的草写活了,同时把那棵被它攀援的枯树也写活了。

    这本书中,奇树怪草、珍禽异兽俯拾皆是,感谢作者向我们捧出一个绿色的世界。我读这样的段落,总觉得一缕缕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总感到一种温馨涌上心头。

    海声写游记,写民风民俗,显得驾轻就熟。在大奇山漫记里,海声是这样描写索桥的:索为筋骨,用木板铺就的涧上“荡桥”沟通了涧与路。我们一行走上桥面,几个胆大的,十几米长的“荡桥”蹬蹬一口气窜了过去,回头看看留在后面的桥“咣当、咣当”乱晃荡,露出胜利的欢笑;有几个胆小的,原本想小心翼翼地走过去,不料想桥荡了起来,越慢越站不稳,越是提不起脚,那桥却越是晃动得厉害。这段文字,把人们走这种荡桥的惊、险、刺激与快乐,写得恰到好处,让读者有了心临其境的感觉,甚至很想到那个地方去,在咣当咣当的荡桥上过把瘾,以期达到“梦觉还心寒”的效果。

    海盐的南北湖我在不久前去过,只觉得风景旖旎,人文景观也不错;景宁的畲乡,我应该更熟悉了,我参加过他们的祭祖仪式,跳过畲舞,唱过畲歌,族长还赐了我“雷丹”的畲名。因为疏懒,回家之后我竟没有写下片字只语。每每对着衣柜里那套漂亮的畲族服装,我总有欠债的感觉。如今读海声的文章,我在惭愧之余,也感到了鞭策的压力。

    在大山区里的房屋中,那些房子、那种景象就像电影画面一样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一座座住屋沿坡相依而筑,常常是你家的房屋连着我家的,一档档上升。有些人家房子楼顶,竟然跟上面一户人家房子的脚基相齐。姑娘、小伙相恋,一个在楼上窗口,一个在家门前石沿上,便可眉目传情了,说悄悄话了,极方便也极富浪漫,充满着甜甜的诗情画意。在我们现代城市中,高楼林立,坚硬的外墙和防盗门窗使人和人之间变得冷漠和提防。一些渴望坦诚渴望交流的都市人,倒是艳羡山区的那份人性的本真和宁恬了。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