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xqb5.com,段永贤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同志的关怀,往往会引发出几个、几十个、甚至全矿职工的巨大而久远的积极反响。那是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啊!”对个别的特殊的人和事如此,对人数众多的特别是那些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更是如此。

    有工人反映,说他自己在矿区附近农村租用的房,一年四季就搬了四次家,而有的干部就占着两套住房“当官的就是不赖啊!”葛文山一了解,果真不假。于是他决定“有的干部”们限半个月搬完家,否则就要在处理上“动真的”了。十五天之后,家住农村的二十户生产骨干和井下工人搬回了矿上的新房。

    上级劳动部门批给矿上六十名招工指标,个别干部开始为自己的亲属走起了后门。葛文山为此召集了一次专门会议。他坦率而真诚地述说着:

    “在座的都是领导和干部,这几年,我们谁没为自己办几件事情?哪个人吃了亏?不叫谁干谁还不高兴呢,因为我们手中都有着大大小小的权力。我们可不能老是这个样子呀!当着工人的面,也得说过来说过去,不要忘了我们是共产党人”

    话语简单而朴素,道理深刻而精辟。会后真还没一个干部来找老葛。

    工人们反映住农村房租与日俱增,矿上立即采取了办法,给予生活补贴。

    工人们反映矿区买菜难,矿上立即开办了蔬菜供应站,职工们买到的菜比市场价低了30 %。

    工人们反映看病难,矿上就责成副矿长李光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盖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医务大楼。不但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仪器,而且还为退休职工设立了健康档案。

    住在矿区的职工,葛文山都看在眼,听在耳,退休回家的曾为矿山建设奠过基、立过功的老职工,葛文山仍旧把他们放在心里。

    一行五、六个人携带着礼品,也携带着北岩煤矿的温暖,一一敲开了居住在陵川、阳城、晋城郊区五百里内的二十五名多年退休在家职工的门扉;知否,感受到党的关怀的何止这二十五颗心。

    董小柱,90高龄,非要让儿孙们搀扶着他为葛文山派来慰问他的小组送行。儿孙们想也没想到,集体的关怀和领导的挂记,竟使这位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人霍然而起,重振精神。

    张秀福,已连续九天未进水米,只等着阎王爷发给通行证。当葛文山派来的慰问组刘来顺亲手端碗喂他米粥时,他竟然一口气喝下去半碗。阶级友爱,山高水深,它的力量竟胜过养育之恩,血肉之情。

    王耕斗,陵川县大山沟里苟延余生之人。当慰问组亲手将工资和慰问品送到他手中时,好几十岁的人竟呜呜地哭出了声。是对少壮往事的追忆?是对矿山战友的恋情?是给了他孤独以慰藉?是和着那真诚以共振?且听他的泣诉:“没想到矿上还记着我,一个快入土的人”

    我们当干部的,特别是当领导干部的,要“记住,牢牢地记住,老百姓、工人、群众。不为他们办事情,我们还谈什么威信,什么号召力,我们还搞什么四化建设,什么社会主义!”葛文山把这几句话当作他的座右铭,尤其是他在1989年12月兼任北岩煤矿党委书记以后。

    为了解决全矿职工家庭吃饭问题,矿上建起了液化气供应站,使500户职工在当地企业第一次用上了液化气灶。

    为了解决伤残子女就业问题,矿上打报告要回了八个招工指标,使八个整天忧心忡忡的家庭吹进了春风。

    为了改善职工生活,矿上每年都通过协作关系低价供应每个职工600斤米面,35斤食油。

    为了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难的问题,矿上联系回十个师范生指标,报名就有54个人,怎么取舍?葛文山二话不说,一个字“考”考的结果,前十名竟然没一个是干部的孩子。主办人想着许多打招呼的“官儿”来请示葛文山,没想到葛文山不假思索地说:

    “没一个活该!快贴出去,贴出去就没人找了。”

    痛快淋漓,诙谐幽默。折射出葛文山磊落的胸怀,无私的品格。

    这几年,在北岩煤矿,矿山面貌和职工生活福利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医院、学校、马路、住宅楼群上学、就业、娱乐、衣食住行全矿职工有口皆碑,社会各界刮目相看。

    600余名职工子女全部上学;

    255名职工乔迁新居;

    男性待业青年全部安排就业,全矿找不到一个没上班的男孩;尚剩70多个女孩,也全部上了临时班;到九二年底,只要是结婚成家的职工,都将住进宽敞的新居。

    六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播下春风,收获细雨。

    李国庆,这个可怜的孩子,后来不幸被车祸夺去了性命。他的饱经磨难的母亲成鱼儿,在处理事故中,竟不忍心给救助过他的矿上提一条出格的难题,说一句过火的言辞。不久前,他把将要到矿上上班的小儿子叫到跟前,流着泪叮嘱他:

    “你哥哥没有享福的命,孩子,你可啥时也不能忘记矿上对咱家的恩情啊!到了矿上,可得好好听领导的话啊!”刘月正的70多岁的老母亲,一手拄杖,一手挎篮,由孙女搀扶着来拜谢葛文山矿长。篮里用32张白纸包着32个粉白溜圆的鸡蛋,老太婆双手捧向葛文山,葛文山忙不迭地伸手阻拦着。

    “你要是不收下俺这一点心意,俺可给你跪下了。”老太婆热泪沾襟。“大侄子,你为俺家办了那么多事情,操了那么多心,还不该吃俺几个鸡蛋?”

    葛文山扶起老人,心里顿时血涌狂澜,情生波涛

    崔扁的老伴马秀英,神情庄重地跪在矿办公楼前。她的背后是来来往往的人群,面前是“中国共产党北岩煤矿委员会”的木牌。人们围观了上来,惊奇地看着她朝着木牌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响头,再注目看那木牌,平时不起眼的二十个大字竟是如此醒目,如此鲜红。

    党、组织、集体、领导,当通过每个干部的模范言行去拨动群众的心弦,并一齐以同一个频率和节拍跃动之时,便不再是看不见的云中月,雾中山,而是实实在在的大路、暖流、风帆、朝阳

    当然,也有人想用钱财去堵上葛文山党性和良心之门。可是,早把北岩煤矿和5000名职工家属当作他的财富和宝藏的共产党人,已坦然摆脱了那闪光的诱惑。几年来,葛文山不知多少次谢绝了送上门来的钱物,劝走了多少非分要求的男女。

    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给职工办实事的公仆精神,净化着北岩煤矿领导层的党风,砥砺着他们朝着更高的境界奋进。“反贪肃贿”举报箱挂了四年,竟空了四十八个月。全矿一年到头,竟无人上访告状给领导出难题。

    晋城市经委领导带队前来北岩煤矿考察,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随意请来的十几名职工,不但没有提出一条意见来,而且都异口同声地夸赞了矿领导们个够。

    葛文山办公室里,养着几大盆君子兰。此外,再没有别的什么花卉。联想到谁说的“人和花草情相通”不是叫人顿有所悟吗?

    七

    矿长心中装满了职工,职工心中装满了事业;领导心中牵挂着群众,群众心中牵挂着矿山。

    1988年9月17日,二坑井下从小窑涌来了四万多立方米的洪水,水势汹涌,大巷顷刻积水近两米深,矿井眼看就要报废。

    “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跟我上---”共产党员副矿长周怀云振臂一喊,握着铁锹率先登上抢险堵漏的大卡车。跟在他身后的,是一批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还有一批批干部、职工

    二十天后,洪水全部排除,生产全面恢复。

    1989年上半年,矿上连续发生两起死亡事故,搞得人心浮动,议论纷纷。安全可是煤矿生产之本啊。

    矿领导一声令下,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踊跃下基层分片包队,四十名业务干部争先到井下跟班劳动,细查漏洞,狠除隐患,强化安全意识,落实三大规程不到两个月,安全生产又创新水平,再攀新高峰。

    1990年3月,为了使新上的一套洗煤系统在六月底试车运行,张善民、毋道斌、陈胜利等12名突击队员,急全矿之所急,不分白天黑夜,拼命加班加点,在一个不到500立方米的空间,仅用60天时间就圆满完成了120多种设备的安装任务,还比概算节省资金一百万元。6月15日,系统提前运行,一下子为矿上增加了三个新品种,每年可创利润600万元。

    向阳发新蕊,顺风鼓劲帆。

    在葛文山和他的党政领导成员辛勤工作,齐心奋斗下,北岩煤矿像一艘阳光下闪着银灰的巨舰,朝着碧波荡漾百舸争流的改革开放的大海,升火起锚,鸣笛启航,后面留下了一长串久久飞溅的浪花

    引入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落实责权利相联的原则,建立起了企业“利益共同体”形成了由矿到承包组到科室班组个人一级保一级,一级促一级的上至矿长下至职工的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宝塔式承包网络。把企业的一切经济指标和定项目标都纳入风险抵押承包之中,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局面。使全矿生产经营始终处于竞争与监督约束并行的良性循环状态。

    实行岗位工资制,在采掘一线首先打破工资级别,打破正式工、合同工界限,以岗定责定资,严格定员定额,实行以件付酬。充分发挥了工资的激励功能和分配的杠杆作用,极大地调动了矿山主力军---采掘一线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合同工队伍,提高了出勤率,生产任务月月圆满完成。去年第四季度,又试行了全员岗位技能工资制,使内部改革更上一层楼,一、二、三线职工人人各得其所,工资拿多拿少个个力争上游。并被列入山西省工资试点单位。

    自筹资金七百余万元,大打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的翻身仗,先后完成新建洗煤厂、引进薄煤层机组,沿空送巷无煤柱开采等十项科技项目,实现了利润年递增300万元的高速度,使煤矿后劲大大增强,企业面貌全面改观。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狠抓产品质量品种,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工作,全矿成立了72个qc小组,征集质量品种合理化建议500条,设立质量管理点16个,还制定了有关要求、标准,培训了专职化验人员。从而,在采、掘、机、运、通五个主要流程环节中,人人把关,个个操心,保证了商品煤的创优达标,煤炭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产品品种由四个增加到八个,两个获省优产品奖,四个打入国际市场,成为煤矿林立的晋城市最大的出口煤基地,三年为国家创汇400万元,仅优质加价矿上就获利200余万元。使北岩煤矿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竞争优势。

    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到了重要的地位上。近四年来,矿上对干部进行了经济法、企业管理、安全技术、政治经济学、哲学等理论和技术业务的培训教育,使干部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显著提高。现在,矿级干部一半以上达到大专文化程度,中层干部80 %以上达到高中文化水平,主要管理人员90 %达到中专及高中文化水平。对全矿职工进行“双基”教育“五爱”教育,法制教育和文化技术培训,四年举办培训班37期,参加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培训面达90 %以上。激发了职工“爱矿山、做主人,献身煤炭事业”的奉献精神,造就出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伍。

    这一段段枯燥的文字,这一个个单调的数字,别嫌它干巴巴、硬帮帮、直板板。这好比是一堵砖砌的围墙,只要你进到墙里,映入眼帘的是那满园的姹紫嫣红、鸟语花香;这好比是航船后面翻滚的波浪,只要你身临其境,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片云蒸霞蔚、玉润珠光。

    同北岩煤矿共荣辱、同兴衰的五千名职工家属,象一支庞大的交响乐队,演奏出了一曲曲威武雄壮的交响乐章。这乐章饱含着北岩人的理解和默契,搏动着兰花煤的旋律和节奏;这乐章追忆着过去令人感怀的风晨雨夕,憧憬着未来使人奋发的远景宏图。指挥台上的总指挥正全身心地指挥着交响乐队的演奏,那灵动的手势,专注的神情,仿佛他自己已溶入那美妙的乐章。

    八

    春花结秋实,累土成大山。

    一九八八年,北岩煤矿率全国地方煤矿之先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

    一九八九年被山西省企协授予“管理优秀企业”称号;

    一九九零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企业试点单位;

    一九九一年,北岩煤矿以产量高、效率高、产品质量高、采煤机械化程度高、职工收入高、安全好、效益好、职工生活福利好、矿风好、科技成果多、为国家贡献多、企业荣誉多、达标升级进展快、内部改革步伐快、企业的凝聚力明显增强的“五高、四好、三多、二快、一增强”的丰硕成果被评为“山西省最佳企业”

    同年,北岩煤矿又被中国煤炭企协授予“管理优秀企业”称号和“全国煤矿企业管理优秀奖(金石奖)”

    北岩煤矿,这个在十几年前还是百孔千疮、水火肆虐、沿用老鼠打洞的原始采煤方式的小矿,现在经过十年巨变后,已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如此多的财富。

    仅以1989年至1991年近三年统计:

    累计生产原煤221万吨,为承包指标的108 %;其中1990年达到76。5万吨,超设计能力27。5 %。

    累计实现利润2539万元,为承包指标的152 %,年递增42。5 %;1991年达1216万元,成为当地盈利首富。

    葛文山,从1988年以来,作为煤炭战线的先进分子,多次出席了国家能源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晋城市等有关方面的表彰大会,荣膺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最让人眼红的是199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和“五一劳动奖章”是199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

    采访完葛文山,已是夜色苍茫。沐浴在矿山辉煌的灯火中,抚今追昔,我感慨不已,耳边蓦然响起葛文山出访德国归来后的话语:“就是现在的人,现有的设备,只要在效率上下到功夫,产量和效益都能比现在再翻一番!”

    这就是葛文山,这就是北岩人。

    北岩煤矿在我的视野中渐渐远去。当我回头向葛文山作别之时,那楼群、煤堆、井架已溶合成一座巍峨的大山,那无数闪烁的矿灯,在大山之上的暮色中,交汇出半圈灿烂的巨大光晕。

    大山,是你朝朝托起那一轮火红的太阳!

    一九九二年六月六日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